邓群:让每一笔帮扶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守成效 奔小康

作者:admin admin 2024-03-20 43 0条评论

邓群:让每一笔帮扶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脱贫攻坚伟大工程战场上,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战士,她们的感人故事,奏响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时代强音!

自2018年底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采取“项目 资金”帮扶模式,捐资6亿元帮扶昭通市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邓群参与帮扶工作已有两年多时间。在帮扶之初,她多次参与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与昭通市委市政府举行的帮扶工作座谈会、评定会,并与项目评定组一起,深入实地查看走访,对上报的项目方案进行多次研究、反复论证。她那一摞厚厚的略显陈旧的笔记本上,整整齐齐地记录着每一次会议的要求、每一次讨论的结果、每一次查勘中的问题……密密麻麻,事无大小,为的是让每一笔帮扶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让每一个帮扶项目都能解决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

2019年以来,邓群担任彝良项目督导组组长常驻彝良,确保项目建设程序规范、资金安全、有序推进是她肩负的责任。她抽出时间学习《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23个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带领小组成员一起,结合彝良县实际情况,征求多方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后印发《彝良县帮扶项目及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确保了项目规范实施。短时间内,她从一个项目建设的“门外汉”转变成了“内行人”,项目责任单位、施工单位在建设中遇到问题和困难都会上门向她咨询,她则化身服务专员,认真梳理问题原因,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及时帮助解决。

2020年初,项目面临调整,将有资金来源的发界3所幼儿园和长房幼儿园建设项目资金调整用于生猪、天麻产业发展和扶贫车间配套3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为不影响项目整体进度,邓群及时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尽快完善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并多次到项目建设地点,了解项目选址、用地流转、前期工作准备等情况。傲雪凌霜,她趟过工地上的泥泞和尘土;烈日炎炎,她走遍项目建设的每一片土地,不畏酷暑严寒,每周对在建项目进行现场督导。她舍小家为大家,父母年纪大了,身患重病,父亲多次前往昆明进行化疗,在双亲都住院接受治疗急需照顾之际,她毅然坚守岗位,闲暇之余才能赶回家中照顾二老,每当看到父母饱受病痛折磨的身体和体谅慈祥的目光,那份每日每夜的牵挂也化成了深深的自责。

帮扶项目成功落地,贫困家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发界安置区学校设施设备购置项目直接受益适龄人口5997人;卫生院(室)设施设备购置项目直接受益25725人;扶贫车间项目可为安置区群众提供1200余个就业岗位;引水工程解决了5452人的生活用水问题;产业项目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这些效益都凝结着邓群的努力和坚持,她以女性的坚韧和执着,诠释着最美的巾帼扶贫力量。

引一渠清水 止一方干渴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拖脚村

“听水响,望水流,一年四季为水愁”“下雨水汪汪,雨停水流光”这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角奎镇拖脚村群众用水难的真实写照,“水比油贵”的窘境也让群众对水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过去都是在自家门口修个水池收集雨水,一下雨就忙着把家里的水缸、水桶、盆盆和锅锅都装得满满当当,干旱时节,就只能去水源点挑水。”说起缺水的岁月,村民张泽武语气变得沉重。

农事水为要。由于缺水,拖脚村农业生产长期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一方水土富不了一方人。“缺水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只有解决了水的问题,村子才有希望、村民才有盼头。”拖脚村党支部书记王忠会说,建设水利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拖脚村一直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也陆续建成了一些水池和管引工程,但这对拖脚村来说杯水车薪。缺水就像一把“贫困锁”,锁住了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盼水的拖脚村实际上并不缺水。早在1958年开始建设的毛稗田水库,经多次扩容、维修和加固,总库容达100余万m3,1992年又建成斑鸠塘水库,总库容10万m3。但因为缺少资金,相应的引水配套设施跟不上,加之山体时常发生滑坡落石,造成原有沟渠堵塞、渗漏、垮塌,让距离拖脚村8公里的水库难以发挥作用,村民们一直处在望水而不得水的困境中。

2019年,困扰了拖脚村多年的用水问题终于迎来了转机。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帮扶彝良县脱贫攻坚过程中,经过精准调研、深入勘查、专题研究和客观评定后将安全饮水项目列为帮扶的重点之一,共计投入帮扶资金2865.22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其中400万元用于建设角奎镇拖脚片区引水工程,帮助群众打通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

有了资金来源,拖脚片区引水工程于2019年11月启动建设,角奎镇人民政府作为业主单位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积极做好勘察设计,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全程组织、协调、监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县帮扶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导组认真督促、指导,确保程序规范、资金安全;主动服务、协调,帮助发现和解决困难及问题。经过参建各方努力,项目于2020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取水坝1座、沉砂池1座、渡槽1座、排洪桥和人行桥各9座、20m3取水池1座、100m3蓄水池11座、管网4580.5m、沟渠2609m,维修沟渠1911.55m。满足了8个村民小组376户1564人的人畜饮水需求及1770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需求。据角奎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苏莉介绍:“项目以建设引水工程为主要形式,结合其他水利设施,逐步形成综合配套的水源工程体系,让村民们望得见水也用得上水。”

拖脚片区引水工程取水坝

得民心、顺民意。拖脚片区引水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修建工程需占用群众部分耕地,没有一户村民索要赔偿,有些村民还主动给施工人员提供帮助。范坡社村民李洪书回忆起前几年自己修水池的辛酸说到,2015年政府补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由村民自行修建水池,山路太窄,运输材料的车辆无法驶入,只有用人力将建筑材料背到修建地点,“1公里多山路啊,每天要来来回回地背上材料走好几次,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自己不花钱、不出力,水就通到了门前和地边,这是祖祖辈辈所盼望的,圆了我们最大的心愿,比起这些占点地根本不算啥子。”如今,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倾力帮扶补齐了水源工程短板,水渠里的汩汩清流冲刷掉了拖脚村群众关于用水的苦涩记忆,让“清水”真正淌进百姓生活。

水利者,农之本矣。引水工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最关心的吃水问题,也打开了产业发展的闸门。33岁的覃天海是拖脚村花椒种植“领头羊”,“以前村里的耕地一大部分是‘望天田’,地高水低,浇灌时要用抽水泵把水从山下的河里抽到的坡上来,地里赚来的辛苦钱要买油、买电,成本太高,有时因为争水、抢水,村民之间还会发生矛盾。”覃天海回忆用水的艰辛,无比感慨。有了水源保障,覃天海今年扩大规模,种植了50亩花椒,预计今后年收入可达40万元左右。青山依依,涧水悠悠。连片的花椒产业标准示范园里绿油油的花椒树从山顶延伸到山沟,一串串椒果沉甸甸的坠在枝头,烟草帮扶项目以“水”为笔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王忠会介绍,拖脚村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目前已实现了花椒种植全覆盖,面积达7500亩。

绿油油的花椒树

兴水为民,旺了产业,富了乡村。因为有了水,灌溉能力增强,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基础条件,有力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依托水源,部分村民还建起了鱼塘和小型猪场,开始发展特色养殖。“帮扶资金用于引水工程建设就是要满足群众最为迫切的安全饮水需求,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彝良县帮扶项目督导组组长邓群说。

三分建,七分管。引水工程投入使用后,每个村民小组都安排了1名管护人员负责建后运行管护工作,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效益。“以后将实行收费管理,有了水,还要懂得珍惜水,不能辜负帮助我们的人。”王忠会说。

涓涓甘甜水,浓浓民生情。除了拖脚片区引水工程外,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帮扶建设的钟鸣镇麻窝片区供水工程已完工,解决了877户3632人用水困难,同时解决了集镇片区15665人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可满足覆盖区15年增加人口的饮水需求;角奎镇马窑片区引水工程正在建设,可满足15个村民小组888户3208人的人畜饮水及4075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需求。

近年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主动扛起脱贫攻坚重任,在继德宏阿昌族整族帮扶、丽江宁蒗挂联帮扶后,采用“项目 资金”帮扶方式,向彝良县捐赠帮扶资金3亿元,重点实施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安全饮水、产业增收等4大类15个帮扶项目,把群众最期盼、脱贫最迫切、短板最突出的问题作为帮扶重点,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用责任和担当筑就起一个个民生工程。

湖南嘉禾普满乡:用好用活每一寸土地

翻耕拢土。

游人如织。

嘉禾观音山生态农庄园。

3月4日,信步湖南省嘉禾县普满乡“金叶大道”,虽是阴天,但沿途连片的烟田里,烟农们正挥舞着锄头翻耕拢土、打穴埋肥,为烟苗移栽作准备;位于观音山水库的观音山生态农庄园里人来车往,不时有游客前来打卡,在桃花、油菜花丛中拍照;在该乡三汇生态农场,该农场的新项目——集拓展、体验、训练于一体的军事教育基地建设如火如荼……

普满乡与桂阳县交界,素有“烟库”、“粮仓”之美誉。这里,年种植烤烟1.3万亩,收购烟叶3.3万担,实现烟税1000余万元,是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这里,年种植晚稻1.4万亩,年产稻谷7000吨,是全国万亩优质高产水稻连片示范区,湖南省军供粮基地,湖南省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

“嘉禾虽然是外出务工大县,但我们普满无一块‘闲田’,是全县唯一无耕地抛荒的乡镇。” 普满乡党委书记欧华丽说,乡村振兴要靠产业,近年来,该乡在巩固一烟一稻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顺势而为,环绕闲置山地做文章,重点扶持发展了“一药两庄园”(即上千亩的药材种植基地,观音山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三汇生态农场)。同时,突出产业升级,按照“突出特色、农旅互动、以旅促农”的思路,以旅游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的特色拓展旅游市场,打造集粮、烟、药、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之乡,实现全乡本地就业人口达70%以上,313户贫困人口全部镶嵌在产业链上,如期现实脱贫。

普满乡板贝村村民雷菊以前在广东打工,如今在家种植烤烟已有10年了,年收入13万元以上。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脸上洋溢着笑容的说:现在我们村的人很少外出打工,在家上半年种‘金叶’,下半年种’金稻’,日子也随之变得金灿灿的。这些“金叶”、“金稻”成熟时还能美化乡村,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这里总共有2200亩,有万棵优质脆皮蜜桃园,百亩红心蜜柚区,百亩富硒冰糖橙采摘园,百亩优质原生态茶籽油生产区。有 300多亩金丝黄菊、400多百亩油菜花和向日葵,特别是金丝黄菊在2019、2020年市农博会上是备受欢迎,卖到200多元一斤;桃子、柚子、油料等农产品通过旅游带动也是不愁销售……”观音山庄园老板曾四仔说。

曾四仔是普满乡曾家村人,2008年起在观音山开办农家乐,2015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陆续投入资金,打造农业 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农旅融合。通过近年来的不断的升级发展,如今该庄园已逐渐形成集赏花、尝果、旅游、休闲、饮食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年创收300万元以上,长期解决农村半劳动力就业近30人,并先后获评 “湖南省四星级休闲农业庄园”“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等。

嘉禾普满乡三汇生态农场2014年开始建设,通过几年的建设,如今昔日的几千亩抛荒山地已被打理得有声有色,区域划分明确:鸡鸭养殖区、果园区、鱼塘养殖区、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军事教育培训基地……

“2017年开园以来,前来观光游客不少。万岁桃、葡萄、生态鱼、五黑鸡、绿壳蛋等农产贫,由于品质好,也非常畅销。”三汇农场负责人雷丰蜻说:“我的目标是将农场建设成月月有花赏、季季有果摘,游客来了有的玩的农旅 军旅的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让普满的每一寸土地都流金淌银,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让每一位群众都充满获得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欧华丽表示,下一步该乡将坚持党建引领,农旅一体,卯足“三牛精神”,践行“三让理念”, 推动普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守成效 奔小康

幸福小凉山 ,暖暖金叶情。2016年以来,云南省烟草局肩负起挂联帮扶宁蒗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任务,把宁蒗县的贫困乡镇作为挂联帮扶的‘主战场’,交出一张张优秀“成绩单”,云南烟草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2016年以来,云南省烟草局肩负起挂联帮扶宁蒗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任务,把宁蒗县的贫困乡镇作为挂联帮扶的‘主战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专项资金 X项目’帮扶方式,精准实施了‘3215’帮扶工程,即专项投入3.28亿元,重点实施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易地搬迁、产业发展、水源工程等20个帮扶项目;全力打造1个产值过亿元的烟叶产业。通过‘3215’帮扶工程,宁蒗县65.5%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5万多贫困群众从帮扶项目中受益。”时任丽江市局代行省局挂联帮扶宁蒗县脱贫攻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彭宁红副主任介绍说。

产业支撑致富快

宁利村有建档立卡户364户1528人,特困户43户47人,属于深度贫困村。目前,已发展烟叶和稻田鱼养殖为主的产业。“以前家里有6亩多地,栽完玉米后就处于闲置状态。”宁利村彝家阿姐甘嫲(化名)欣喜地说,烟草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便教我种起了烤烟。今年,家里交售烤烟收入有3万余元,再加上合作社分红、稻田鱼养殖,收入可在6万多元,越来越有奔头咯。

据了解,2016年始,云南省烟草局对宁蒗县实行烤烟产业政策倾斜,全县烟叶收购量从2016年的5.805万担增加到目前的8.30万担,增幅42.98%。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烟农五年累计收入53967.1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种烟收入15810.25万元,切实解决影响农户增收的短板问题,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增收的亮点。

“宁蒗县烟草公司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卢建忠帮村里办起了稻田鱼活动,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卖鱼赚钱。一到捕鱼季,来的游客多,卖鱼有一笔收入,农家乐还能增收。人气越来越旺,赚的钱也越来越多……”村民吴红才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村里举办的稻田鱼活动和各项好政策。据悉,宁利村稻田鱼产业扶持辐射贫困群众69户,217亩,总体年产值达80余万元。

“现在住进了新家,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原红桥镇大梨树村建档立卡户杨工作坦言, 以前一家人住山上,一个山头上只住着自己一家人,离村小组至少要走1公里,住的房子条件很差,墙缝很宽,常常是外面大风吹,里面小风吹。那时候做梦都想搬家。现如今,杨工作做梦也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2017年,云南省烟草公司投入2250万元实施易地搬迁项目。随着宁利乡白草坪村“大成异地扶贫搬迁新村”的建立,106户446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出高寒山区,住进了美丽新房。

医院学校助腾飞

“以前的老中医院只有4亩多,条件非常有限,只设了外科、内科和急诊三个科室,引不来好医生,也留不住病人,更治不大病,有条件的都到外面就医了。”宁蒗县中医院党委书记刘代兴介绍,现在的中医院焕然一新,由政府贷款,省烟草公司投入4583万元,于2018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整个医院占地50亩,门诊综合楼、医技楼、住院楼设施完备,医务人员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了210人,床位由原来的100张增加到了350张,功能科室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了11个科室,同时还设置了8个医辅科室,并由原来的以中医为主发展成为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吸引了更多的医务人才,也有条件开展3级、4级手术了,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

刘代兴说,新院建成后,推进了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分管7个乡镇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在乡镇卫生院的条件也改善了,老百姓就医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了!”

“现在我们在县上看完病,就可以转到乡卫生院做康复理疗,卫生院的医生还经常上门服务,开展免费体检,别提有多方便了!”宁利乡村民曹晓兰高兴地说。据了解,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实施的乡、村级医疗帮扶项目,共计投入831万元,建成乡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8个,为贫困群众“病有所医”提供良好保障。

“中小学有幢‘虎跃楼’,高中有个‘海安班’!几年来,烟草公司不仅送资金、送项目、送关怀,还送来了彝家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宁蒗县小凉山学校校长卢英常说,2018年9月,小凉山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其中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2430万元建成“虎跃楼”教学楼建设,其建设的初衷就是为脱贫攻坚补齐教育短板,解决县城中异地搬迁孩子的学习问题。目前,学校有88个班级、4646个学生,其中建档立卡户、低保户、残疾儿童和社会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学生就有2453人。

“‘海安班’的学生中有不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还有部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而来自政府、云南省烟草局的补助、助学金等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江苏省海安市的老师唐义凯向记者介绍,海安老师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奖学金,为贫困学生解决困难。

宁蒗县民族中学副校长侯文光说,海安老师们不仅带来先进的教育经验,更改变了小凉山人民的教育观念,群众的思想已经从“读书无用,打工挣钱”向“教育改变命运”转变,从根本上推动了小凉山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宁蒗县民族中学副校长侯文光说。

工程项目助发展

“种了一片坡,收获一小筐” 是宁蒗县牦牛坪村加巴阿生的回忆和感慨。“今年家里种了20亩土豆,预计年收入5万多元,再加上养殖的60头绵羊,年收入可以到15万咧!”谈到现在的收入,加巴阿生欣慰又自豪。

2018年3月,云南省烟草局投入帮扶专项资金1250万元修建的耗牛坪片区抗旱引调水工程项目完成。项目从距离24公里外的河流取水,经过高差400多米的泵站进入扬水管,再进入总长度为35公里的供水主管,最后输送到牦牛坪坝子的各家各户中。

“项目的落地,不仅解决了耗牛片区4个村委会、18个村民小组1284户4604人和4.2万多头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也为种植、养殖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我们村民称之为牦牛坪的‘第二次解放’。”牦牛坪村委会主任王成祥说,是这逆流而上的水把这块贫瘠的土地养成了堪比土质肥沃的‘黑土’。加之老乡们踏实肯干,努力学习种植技术,现在啊,在这片“黑土地”上种植出的土豆品质好、亩产高,农户们昔日的‘救命豆’,如今变成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丽江市烟草局挂联的宁蒗县红桥镇红桥村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扶贫工作队工作突出,2016年丽江市烟草局派驻红桥第一书记李成杰同志获得“2016年云南省脱贫攻坚社会扶贫奖”称号;现作工作队长罗坤同志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获得宁蒗县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的称号,2019年获得“全省烟草商业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荣获“云南省扶贫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称号。

数字“小工具”撬动小店转型“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是当下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一趋势正改变着万家小店的日常经营方式。今年以来,浙江省台州市烟草专卖局聚焦零售终端数字化转型,在客户服务质量提升中,紧扣痛难点,借助“小工具”创新,撬动店铺“数智”转型新支点。

自动计数小工具赋能盘库“做减法”

“王经理,我们小店一到饭点,生意都特别好,一波接着一波结算,小商品多刷、漏刷挺难避免,能不能帮帮我们设计个实用小工具啊?”年初,客户经理王小芬就收到了零售客户李龙的求助电话。

针对小商品出库频繁、盘点难的问题,客户经理王小芬联合了台州烟草“香溢”志愿服务队黄岩分队,他们及时上门了解实际需求,结合零售客户李龙店堂硬件实际,深入分析绾绾小店经营情况,研发了“小商品计数配件”。譬如针对香烟等类似小体积商品,通过对已有陈列背柜的小成本改良,实现商品取走自动计数目的。这样一来,零售客户李龙只要将小商品摆放到计数器里,不论再怎么忙的生意,盘点起库存来,只要看一眼机器上面的数字,就能快速核对库存数量,做到心中有数。“王经理,你这个小发明真不错,以前这些小商品,我每天至少得花2个小时核对,现在十几分钟就搞定,这商品管理起来,真变得轻松了!”李老板微笑地向客户经理竖起大拇指。在得到3家零售终端试运行的肯定后,志愿服务队便将“小商品计数配件”引入到50家有需求的零售终端内,切实地提升了小店日常库存管理的效率,减轻了库存管理的时间成本,也让更多零售客户感受到“工具小创新”、“数字小转型”所带来的经营便利。

图为香溢志愿服务队成员探讨“小商品计数配件”设计细节。郑倩倩 摄

远程协助小工具链接客我“无时差”

“张主任,我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老妈一个人看店,她年级大了,电脑不太会用,算账也经常出错,日常麻烦你帮忙多照顾”王阿姨的女儿拜托市场部主任张璐瑶。

在得到客户需求后,台州市局创客团队及时出动,针对农村零售客户、中老年零售客户店铺经营数据难监测、上门拜访时间成本高等问题,借助信息化手段,自主研发“远程盘库”系统,通过“远程发起申请、客户自主核对、结果及时纠偏”的方式,让症结识别、数据纠偏快速落到实处、落到细处。正因为该系统有“随时随地发起、客我实时链接”的特点,它能有效帮助偏远山区、海岛上的客户,特别是老年客户,及时高效地纠正商品管理中的异常与特殊问题,让小店第一时间恢复正常运营。

“张主任,真的太谢谢你,我妈一个人在家看店,有什么问题多亏了你的‘远程协助’,让我们在外打工也可以少操点心”王阿姨的女儿欣慰地说。

图为志愿者指导客户操作“远程盘库”应用功能。李楚瑜 摄

个性诊断小工具配齐店铺“小管家”

“郑老板,你坚持这么多年的信息采集,数据现在能派上大作用了,你看,这是我分析你们小店畅销、滞销的商品,转换下订货思路,盈利还有提升空间!”客户经理陶国琪在开展个性化经营指导。

保障盈利不仅是构建良好客我关系最关键的因素,更是零售客户赖以生存的经营基础。借大兴调研之风, 台州市局客户服务团队多次开展市场调研、访谈,深入了解零售客户当前经营依然存在“信息采集数据不会看、盲目订货销路不佳”等数字化转型难点、堵点。为此,创客团队精心设计了“小管家”工具,从经营成本核算的角度,优化库存管理,精准订货指导,加快商品周转,节省资金成本。同时,通过挖掘客户与商品、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相关性,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商品推荐。为了让零售客户一目了然看懂结论,将计算结果转化为“商品智能管理指导书”,通过一张图,客户可以查看本周商品订货指导和商圈热销商品等清单,实现“轻轻松松卖烟,明明白白赚钱”。

“库存数据还可以拿来这么用!把钱用在刀刃上,这张图真不错!”椒江曙曙便利店的郑老板满意地说。

图为志愿者为客户讲解《商品智能管理指导书》。李楚瑜 摄

通过数字“小工具”的自主创新与落地应用,不仅让小店经营管理驶入“快速道”,更带给万家小店满满的盈利提升“获得感”。下阶段,台州烟草将持续践行社会责任担当,借助数字化系列举措,推动零售终端数字化转型升级。

The End

发布于:2024-03-2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景明烟屋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